高端定制液壓登車橋生產案例——創建模型和實現仿真動畫
進行高端定制型液壓登車橋的生產之前,需要先進行模型創建和仿真動畫的實現,下面就是常州貝普工業設備有限公司生成液壓登車橋的真實案例。
液壓登車橋的用戶需求和功能要求如下:
放貨臺平面最高能升至 1. 3m;(2)平臺最大載荷 300kg;(3)為配合貨物箱底部尺寸,卸貨臺應達到的最大尺寸為 1 150 mm ×1 500mm;(4)設備需要的操作人員最多不超過 3 人。
首先根據用戶的需求,該自動液壓登車橋采用常規的單叉機構升降重物的方式,使用兩個同步液壓缸做同步驅動,來達到升降貨物的目的。
其次建立結構模型,其中結構設計使用
軟件作為建模工具。圖 1 所示為所建立的設計模型的側視圖。在仿真之前編輯并理清運動組建之間的關系是進行運動分析的前提條件,因此必須整理模型的結構樹。各個組件的位置如圖 1 所示,其中組件之間的關系是:液壓缸一、液壓缸二為主動件,其余運動部件為從動件。液壓缸一、液壓缸二作同步運動,通過各自的活塞桿伸縮帶動連桿,連桿帶動中心轉軸,轉軸驅動前后轉動架圍繞中心旋轉,兩組轉動架旋轉來升起放貨平臺;其中底座主要起支撐穩定作用,將轉動架的作用力傳遞到地基上。
下面就要分析運動學并實現仿真動畫:
軟件可以通過模擬三維模型中液壓缸的工作行程,驅動液壓登車橋中各個零件的運動。運動學分析的驅動參數為液壓缸一、液壓缸二的行程,關注的參數包括轉動架水平方向夾角和轉動角度、被升降貨物的角度和高度、放貨臺最高點高度。
以液壓登車橋的初始位置為研究對象,開始進行運動學分析。初始狀態時,液壓缸一行程 0,液壓缸二行程 0,轉動架夾角 15°,轉動角度 0°,放貨平臺的角度 0°,放貨臺的最高點與底座下表面高度差為302mm,放貨臺最高點為1 354mm。當液壓缸一運行活塞伸出時,此時液壓登車橋各零部件隨動。當液壓缸一運行 600mm 時,液壓登車橋頂部平面距離目標區域基本處于最近位置,兩者間距 16mm 左右。
文章來源:www.hyjinquan.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